“老李,明天三岔河大橋澆樁還需要再加100m3混凝土,能調得過來嗎?”“再加100m3的話沒有問題,明天多給你調兩臺混凝土攪拌車過去,一定保證你們完成澆樁。”掛掉施工處來的求援電話,拌合站站長李青紅隨即盯著工人排班表思忖起來,在生產計劃表上勾勾畫畫,當即調整起新一天的生產任務。
四季度,在納晴公司掀起“奮戰(zhàn)四季度 沖刺總目標”的口號下,公司各項目部工程建設緊鑼密鼓、遍地開花。接到正式開工令不久的貴州納晴公路7標項目部,全員早已鉚足了勁,面對急且重的施工任務,吹響了沖鋒的號角。作為項目部拌合站站長的李青紅,從奮戰(zhàn)百日誓師大會上簽上自己名字的那刻起,就堅定了無條件?;炷凉臎Q心。
兩站跑 保障生產供應
在人煙稀少的地壩頭山下,項目部2#拌合站不管白天黑夜,機器運轉聲和車輛轟鳴聲不絕于耳,給這里平添了一份生機。
由于人手不足,3#拌合站站長一直沒有配置,老李主動挑起擔子,這讓他要經常穿梭在2#和3#拌合站之間,“兩點一線”的工作方式成為一種常態(tài)。
“師傅,3#站操作室好像電路故障了,機器無法啟動。”李青紅徒弟小謝電話里焦急地報告故障。放下電話,他快速趕往3#站,帶著小謝查找線路故障。
“老李,2#站攪拌機卸料門無法關閉了,怎么辦?”聽完拌合站操作工人的報告,他又急忙跑回2#站,找到故障的源頭是驅動液壓泵的電機未得電并重新供上電。
白天監(jiān)督生產和故障排查,晚上排生產計劃,這是李青紅日常工作的一天。四季度,項目部兩個拌和站共生產混凝土3.5萬方,有力地保障了工程施工的進度,獲得了業(yè)主、監(jiān)理的一致好評。
李青紅與徒弟講解
懷初心 堅守那方斗室
混凝土生產的關鍵時刻,想找到李青紅實在太容易,只需到拌合站操作室去,十次有九次都會在那里。對于他來講,這一方斗室親切而溫暖,沒有比這里更愜意的地方。貴州多陰雨天氣,連日地早出晚歸,李青紅的關節(jié)炎犯了,關節(jié)處傳來的鈍痛和酸脹感侵襲全身,導致上下操作室都變得困難起來,可他依然堅持每天在崗位上指揮生產。電話中妻子心疼得直吼他,勸他去醫(yī)院輸液。他卻笑著安慰妻子:“老毛病了,打針得七天,吃藥也一樣。放心吧,湖北的大老爺們這點病扛不起?”拌合站駐地偏僻,到鎮(zhèn)里的衛(wèi)生所也有二十幾公里的路程,一個來回就得大半天,他舍不得把時間搭在這上面。妻子勸不動他,只好每天打電話催他按時吃藥,叮囑他休息前要做熱敷。
“輕傷不下火線”。他的這份努力也深深地影響了身邊的同事,拌合站上下團結一心、攻堅克難,順利完成了每日、每月的生產任務,保障了施工現(xiàn)場的混凝土供應,為項目部完成產值目標貢獻了他們的力量。
調度生產
解難題 請纓調制配比
作為控制性工程的三岔河大橋,設計為水下灌注樁作業(yè)。為了保證混凝土的強度和良好性能,承受上部結構的外力,與普通的樁基澆筑相比,混凝土需要兼具流動性和粘聚性。項目部試驗澆筑了幾次灌注樁作業(yè),但效果都不盡人意。
“有條件要上,沒有條件創(chuàng)造條件也要上。我要和試驗室一起配制出這個比例?!苯涷炟S富的李青紅主動請纓,加入到試驗室配合比的調制工作中,與檢員一起蹲守在三岔河邊反復進行著試驗。流水潺潺,像極了時間的流逝,澆樁的老李好像一位長跑運動員,向著終點爭分奪秒著。即使錯過了飯點,面對殘羹冷炙,他也甘之如飴。
經過一遍又一遍地調整配合比,他的眼神愈加堅定和從容,調配比例也漸漸清晰起來。10月31日,隨著混凝土沿著導管注入水底,阻撓著現(xiàn)場進度的三岔河水下灌注樁作業(yè)終于得到解決。望著終凝后的混凝土,老李露出了滿意的笑容,還不忘告誡徒弟說:“要把最終的調配數據記好,這都是寶貴的經驗。”
他經常和同事說:“工地就是這樣,我們千里迢迢來這里不是為了享福的,我們只能適應這個環(huán)境。”簡單的話語中飽含著對路橋建設事業(yè)的執(zhí)著和鐘愛,對工作高標準,對生活低要求,這就是一名路橋建設者無怨無悔的筑路人生。
排除故障